领悟旧事

学习,领悟

回老家过秋
作者:XX0594时间:2022-9-4
再过六天就是中秋节,心中忽然有了一股冲动:回老家过秋。
于我而言,这是个陌生的城市。之之上学去了,火柴盒似的套房只有我和老婆两人,李白对月都有三人呢。城里虽然到处歌舞笙箫、车流人流、夜灯如昼,但我只是个装在套子里的人,一年十二月,不知几回月圆月缺,不知几次雁去雁回。城市就只是父母的土地一般,我日出而落,日落而息,朝霞落日虽然动人,我只是白日瞎一般,浑然不见不知。晚上在家只看看书,倦了就早早睡下。当世界还在抖音微信小红书之时,我早已是陷入昏昏沉沉的睡梦之中。晚年唯好静,万事不关心,如此倒也清静自在。
中秋要来了,冷落清秋节。这本也是没什么的,我也不图个热闹中秋,月圆了总也是会缺的,闹热了还是会冷却的。让我在心的是,中秋之后的八月十八。这一天是父亲的生日。父亲离开我将近4年了,他的生日恰在一年中最美好日子,便尤见其情了。
老家的中秋节味道,源于父亲的大月饼,那特别的味道直到现在还留在我的嘴边。中秋节前,父亲会从村里的老协会里分到两个很在很大中秋饼,比父亲摊开的巴掌还大,跟电饭煲内锅的锅底或者门上的春花差不多,如果跟月亮相比,我就不知道到底是天边的月亮大,还是手中的月饼大了。这饼是留不到中秋之夜的,我们都早已将其切成一把把的“小秋扇”分着吃了。那饼上面洒有芝麻,里面拌有几块小肥肉。我们小时候因其售价五毛而称之为“五角饼”。小时候即使是中秋节也不一定也吃上“五角饼”,要知道我当年上小学,一学期的学费才不到五块,这“五角饼”只有大家事时才可能吃上的,它让我口水从小流到大。它的长相比城里购买或者单位分发的小月饼难看的多,而吃起来却是有香甜中带酥脆,有时碰巧吃到那肥肉的馅,更是光滑油润,满口留香,还特幸运了。
父亲的中秋饼让月亮都有了中秋味,可是他的生日紧跟着中秋节,我却没什么印象,真不知道他的87个生日都是怎么过的。小时候,家穷孩子野,我不会想到家里还有其他人;念书了,大部分都在学校,以功课为借口,也不会有家庭的概念;工作上班后,我在城市的另一头工作,父母便远远地留在了乡下,纵然知道父母的生日,也置之不理只顾自己了。即使后来父亲老了跟我在城里生活,我还是没有给他过一个像样的生日。2018年那年父亲最后的一个生日,我也没在他身边!那年中秋,我回家之后,连夜便回城了,之后的第三天是你的生日,我也没回家。听老婆说,那天她和二嫂一起煮了碗大面条,上面放了2个水煮的大鸡蛋,满满是传统的仪式。是呀,洋仪式只不过花哨了些,长寿鸡蛋面才是我们心底的期待。那天,你开心,你胃口好,你全都吃了,长寿面,一定会长寿的!遗憾的是,我没在你身边,遗憾的是不久父亲就离我而去,来日方长都是虚幻。到如今我的记忆回忆一片空白,父亲一定责我千百遍。
愧疚之心如月,更行渐生还满,我想回老家做秋。虽然“做秋”是已出嫁的女儿在中秋回娘家为亲生父母尽礼尽孝,但我作为儿子,也真想回老家做秋。再看看老家的中秋明月,还有明月下的老屋,老屋前的围墙,围墙边挂满枝头的柚子,柚子树下婆娑的影子……老家的情景都还在,唯独寻不到父母的身影,听不着父母那的唠叨,尝不了“五角饼”中的小肥肉馅……明月年年只相似,明月何年再照人?昨天我买了月饼,很精致,而我却没有吃的兴头。回老家做秋,如果带着月饼,可会有人与共同品尝?如果不带月饼,会有那“五角饼”切成的“小秋扇”吗?如果做了长寿鸡蛋面,吃面人又在哪里呢?
我想回老家做秋,可纵然是到了回家,秋还是一样的秋,月还是当年的月,只是不见了父母。没有父亲,哪里都是秋。城里人说,这里的中秋很热闹,乡下人说,这里的明月很皎洁,而我说,远方的中秋有情思。远方多远,不在城里和乡下,不在天上与人间,父母之乡才是我秋思所寄之所。
0
下篇:开学离别季
您的留言是我初心不改的情感之源!>

暂时没有评论
 访问量:508277
任何第三方若要引用、转摘本站信息,均需征得本站书面同意,否则视为侵权。本站信息为个人观点,若因引用本站信息而产生的任何情况,均与本站无关。Email:linmutou@163.com
闽ICP备1401784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