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悟旧事

Learned Helplessness
分类新闻>>生活领悟>>
菜园小记(8月12日,结束)
来源:http://www.xx0594.com/
时间:2015-4-6
作者:  浏览人数:3448

8月28日:台风结束了种菜季

      台风“苏迪罗”过境,到处狼藉,随处可见碗口粗的树木折断、桌盘大的树根拔起。昨天欲去菜园,见小道上漫漫黑水,仅见草尖隐隐,便折返。

    下午过去,水已退去大半,仅能没踝。趟水前去,有断枝横路,乃拖之一旁。深浅来到园里,一片惊心。
    台风之前,有多条丝瓜将熟未摘,此时却未见踪迹。瓜架已散,叶全黄,果不见,细寻见有一瓜已烂,另有一烂蒂,当是水浸所致。又绕至树深处,有一小果,虽青却裂,其根已断,不久将落。

    苋菜(血菜),混于草中,已沾泥土,难辨菜草,多数已死。唯有空心菜,虽有枯叶,零乱倒伏,但尚显绿意。而另一地上的地瓜(番薯),则全军覆没,之前的茎长叶茂,如今却只剩如枯草一般的几枝细藤。

    仅是数日,而菜园破败至此,有如大家没落、人事代谢,对比若此,断无再起之意,知已结束。
    从选地、拓荒、播种到浇水、收摘、淹毁,时有半年。期间收摘虽微,却时出力出汗,不为实物多寡,唯以劳动为乐,便纵有菜被偷,瓜被摘,已全不在意了——在今天,点点蔬菜已不值多少钱了。难得的是时有晨露湿脚,暮鸦斜照,手掬路边鱼,水映林梢月,心情畅快,夫复何求。

7月27日:涉水偷瓜

      前几天暴雨,之后便是高温,瓜、菜生长正当时,早些的丝瓜应该可以收成了,于是提篮前往摘菜。
    暴雨虽停,积水未退,我们小心翼翼地涉水前往。
    来到园子,首先见到的一棵棵的苋菜(血菜)变成了光杆了,没有叶子只有茎了。我以为可能是被水淹的缘故。
    便寻找丝瓜,发现原先的一条条皆已不见,连高处的几条也都没了,但留下条条即将蔫死的瓜茎。往低处的一看,发现他们不是采摘,而是拉拽。难怪连茎都被拽死了!这种破坏性的方式,应该不是农民或者本地人所为。本地人,大家都知道如何摘瓜。

    还有那高处的三条丝瓜,如果有摄像头拍下他们拉拽过程,那画面肯定很奇葩。不仅瓜长得高,而且下面荆棘密布,要摘也得付出!看来苋菜也是被偷了。
    浇了菜,篮子空空而归。

7月21日:水漫菜园

    连日暴雨,积水猛增。昨天,菜园边的池塘已经满满了,估计下午水会更多了。
    走在路上,到处是积水流淌。河边的亭子,水已进入亭中,真真是“亭下水连空”。之之说,雨再这样下下去,桥都会被淹。

    我们先跑步。这段时间,我去浇水,之之就没运动了。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多运动更好。在跑步时,我捡到了一枝番薯叶子,可以插种的。于是我就拿在手上。
   跑完步,我们进入菜园小道,小道全是水,须趟水而过。我对之之说,水很深,要不就不要过去了,我一人过去吧。番薯苗是要种的。
    之之看了看,还是要过去。我先下水了,水深过膝。她就找了根木棍,拄着棍子前行。
    于她而言,水过膝又一掌。她小心用棍子探路,摸索前进。我对她说:“我们小时候上学时还要趟过溪水呢?”
    “你裤子高,不会沾到水。”
    她的裤筒已经卷到了大腿之上,不能再卷了,恰好可过而不会沾水。
    “我们当时还是冬天呢。”
    继续前行,平时只有不到1分钟的路途,今天走了5分钟还没到。
    我回头看着她小心的样子,心想这也是一种生活呀。
    终于到了菜园,见水已经漫过菜畦了,丝瓜、苋菜、空心菜的根部全都泡在水里了。

    菜园边是低洼处,水更深,之之终于停住了。她说,明天她要穿短裤过来。看来她是以此为乐了!
    又下起了雨,我对她说,你先出去吧,要小心点,不要摔倒了。
    我小心进去,栽了番薯。也出来了。
    我在后面对她喊话:“小心点,慢一点。”
    传来回话:我上来了。
    回家路上,我跟他说,农民苦啊,农作物,干旱会被晒死,下雨怕被淹死,刮风怕被吹倒,天冷会被冻死。真是不容易呀!
    她无语点头。

7月20日:这雨来迟了

    昨晚突然下雨了,而且还挺大的,一直下下停停,下了一整个晚上。今天白天也是阴沉沉的,不时地下。
    下雨消除了热天,也缓解了旱情。只是这雨来得有点晚了。
    菜园边原有一小塘,塘里有鱼螺。但三伏天,没几天,塘渐涸。本以为要在水将尽时将池中鱼舀到大河里。有一天我过去看时,发现里面仍有水,但鱼都浮了上来。我便想起小时候,插秧之后往往也是大热天,秧田里就会有鱼浮上来。大人告诉我说,是天太热,晒热了水,鱼就浮了上来。池中此景便是此因了。
    看着里面渐少的水,我提了10桶的水倒在里面,原以为坚持几天,之前的2个台风原以为会来,就会有雨,最后台风没来。第二天过来,就会完了。没雨,依然是高温。
    外面的雨还在下,我想,池塘应该也会有水了,只是早几天就好了!


7月17日:菜都晒枯了

    这几天是盛夏酷暑,昨天单位有事,没有过来浇水。今天过去看看,空心菜有的都被晒枯蔫了。土都硬白了,水浇到上面,咝咝有声,直冒烟。

    前段时间丝瓜一直只开花没结果。后来拿了些草木灰一洒,今天就有些结果了。只是有的长得太高了,估计是没办法摘到了,留作种子吧。


6月29日:池塘快干涸了

    浇完菜,抬起头,看见月挂树梢,倒映于菜园边的小塘里,波光盈盈,一幅美景。

    但我只希望早点下雨,固然是为了提水浇菜的方便,也是怕塘水干涸,塘中之鱼生命可危。
    很是想不通,本来是一口干洼地,一场雨过后,却不知怎么地冒出来那么多的鱼儿?
    这些鱼儿,生不逢时,时时面临生存威胁。原以为塘阔水深,忘乎所以。如果再2天无雨,到时候还要把它们全舀到外面去。

6月27日:空心菜梗也发芽了

    在所种的这些菜中,就数空心菜最好了。丝瓜花儿多未见果,茄子完全不行,长得高也死了,不知是种子缘故,还中土壤,还是种植问题。今天早上收摘空心菜,就把菜梗也插到土里。看见前几天插的菜梗也成长发芽了。

    自己劳动,天天都有菜可收。而且,菜也好看,人见人夸呀!只是那些苋菜一直长不大,估计是营养不够,明天带些肥料过去。

6月17日:提笔写字与江湖相忘

    菜被偷摘,就写了几张字,放在菜园子旁边的小树杈间。毛笔字都应该要有这样适用价值。但现在电脑打印的太容易了,我本来也想用电脑打印了,后来还是自己随手写算了。照理说,应该立个木牌,不然风一吹,就不知会跑到哪里去了。但也无所谓。仅一个意思而已,偷不偷任自由。
 
    浇完水,回家。见路边有水洼,小鱼密布。水将涸,鱼多翻白肚,以桶装之。欲放之小塘中,细思不可,乃运之于大河。
 
    小鱼入水,摇头摆尾,结队圈游,散于四周,久方散去。鱼通人性否?从此无虞,相忘于江湖。
 

6月16日:菜被偷摘了

 

    今天过去浇水,路上听到一老奶奶说:我种的菜都被摘光了,只剩下这么一点了。
唉,偷菜的人多的是了,我的菜前天也被偷摘得一塌糊涂。
    前天,我在收菜时,听到有外地口音的声音传来:“哇,那边还有丝瓜!”我抬起头看到,几个肌肉结实、身着短裤背衫的人从树林中踏水而来。他们直盯着我。
    第二天,我再过去时,菜就被偷摘了。
    我原本想把“血菜”(苋菜)收摘了,但看到空心菜长得旺,就先摘空心菜,血菜还小,等明天长得高些再摘。想不到得“头水”的血菜就没了。
    在现场,但见那些原本鲜红、肥嫩的血菜全没了。不管大的、小的,能摘的,不能摘的,全部一扫光。这是绝摘呀!我每次摘菜的,都是留一手,只摘大小,小的留下次,这样天天都有菜吃。可是看这现场,真是痛心呀!
    还有旁边的空心菜,我都摘过了,他们也不放过,又扫了一遍,把菜糟蹋得东倒西歪。
    真是“四川仔”——老人家都自食其力!
    看来半个月也无菜吃了!
 

第66天(6月5日):雨中收菜

 
    下午,微雨。撑一把折伞,挎一只菜篮,摘菜去。
    穿过曲径通幽、林木遮蔽的公园小道,通过卧波的木桥,淌过深深浅浅的水路,就来到了菜园。
    近来雨水时常,气温较高,适宜万物生成。空心菜郁郁勃勃,娇嫩欲倒。上次采摘时也是下雨,但没有伞,没有细摘,留给今天,便是丰收。没多久,便是一篮子。想着上次的采摘,都分成二次才煮完,这次的更多,就不再摘了,再留一点。
    其它的,血菜(苋菜)长势喜人,不日可收,茄子渐有模样,但要结果却仍需时日。丝瓜最好,估计大有收成。
    若是,则此后几乎天天有菜可摘,生活无虞。
    计划天晴后要再垦荒,可种番薯等。
    回家路上,看着菜篮子里的空心菜,雨水轻沾便如出水芙蓉,绿色鲜嫩,一尘不染,尤觉可爱,只觉辱舌生香。
 

第十四天(4月14日):婶妈你慢点

    晚上浇水回来。在路上,前面有一老婆婆,正要骑着三轮车。我觉得路太窄了,可能过不去了。我正要下车,只见那老婆婆赶紧上车,骑了就走,而且速度很快。我差点在后面喊:婶妈,不要紧,你慢点。
    还好只有5-6米的路程,一下子就过去了。

第十三天(4月13日):灰太狼

    前些天一直下雨,天气又冷又湿。都没过去看。
    今天过去,看菜苗都没有变化。
    就开始用桶提水浇灌。水塘及菜园都是被大树小树及杂草包围。我在水塘边提水,弄得有水桶划破水声、树木莎莎声等。这时我听一小孩声:灰太狼。一大人声音:不是啦。我回头一看,从树林里钻出一小孩,后跟着一大人。


第七天(4月7日):又垦出一荒地

    下午,天冷气清,与昨天相比,气温低了17度,如盛夏乍入寒冬。路上行人稀少。
    昨晚下了点雨,连菜畦上的土都未见湿。原以为可以免浇水,就没带水桶过来了。
    由于尚有很多种子,决定复垦一块。
    抬望眼,处处芳草萋萋,竟无落脚处。选来选去,只是空在浪费时间,于是便随意在原菜地不远处下锄。一阵挥汗如雨、披荆斩棘后,约有1米见方的田地渐现模样。只是草根密布,土块如石,也无力再细细平整了,且荷锄归去。遥想当年父母,3-4亩的田地两人长年累月、没日没夜地干,未听其喊累诉苦!真是养儿方知父母恩,下地才知种田苦。

 

第八天(4月8日):茄子不能留种

    之之说爱吃茄子,我也觉见得茄子好种,今天刚好经过市场,就买了茄子种,下午就把昨天垦荒地种上茄子。
    天气依旧冷清,天冷,菜长得慢,2天都未见其长。
    茄子种1包1元,没多少种子。在下种时,我忽然见到包装袋上注明,茄子不能留种。小时候,不论是水稻、小麦,还是甘蔗、丝瓜等等农作物,都是种完一季后,自家留一点作为种子,到下一年再种,如此循环不已,现在居然不能留种了?
    应该是人变聪明了吧。

第六天(4月6日):发芽啦

    早上起来,想着要不要过去浇水。昨天清明节,回老家了,没有到菜园子去。天气预报说,今天会有雷阵雨,如果真的话,就不要去浇了。
    但是昨天都没去过,今天如果再不过去的话,不知道那里会有什么情况。想想还是过去看看了。
    走在路上,草尖儿都是露珠。颗颗珍珠般,在晨光的照耀下,晶莹剔透。草间的蛛网上,也点缀着这纯洁透明的水珠儿,摇摇欲坠。“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”。路旁白色的小花,自有淡淡清香,虚无飘渺地散发在清香的空气间,不由地要贪婪多吸几口。小路上,不时有蚂蚁来来往往。如果是山中隐士,他会停下来让蚂蚁先过吗?可惜我要去浇菜,只能跨过它们了。
    提了水过来,忽然见到棵棵嫩芽破土而出,差不多一样的大小,有的二叶,有的三叶,螺旋桨一般,旋转而上升,颜色嫩黄嫩黄的,如刚破壳而出小黄鸭,这里空心菜芽了。还有这血菜,也不甘寂寞,悄悄地探出头,看看这新鲜的世界。她们有的是展开细小而微红的二片叶子,像是双手托腮害羞的小姑娘一般;有的则是欲舒还卷,有如婴儿紧握的小手。
    一时间,额上的汗水也似乎有了甜甜的味道。“城中桃李愁风雨,春在溪头荠菜花”!
 
 

第四天(4月4日):挖开土看种子发芽了没有

       下午和之之一起过去浇水。今天要多浇一点水了,明天就是清明节,我们要回老家,没时间过来看了。
    于是,我们提了满满了7桶水。看着依然是一平如昔、毫无动静的土地,我在想为什么还不发芽呢?是不是不能发芽?于是我们忍不住用一根小树枝,拨开土地,看看土地下面的种子到底是什么状况。
    挖了半天,除了全都是黑黑、湿湿的土地外,什么也看不到,连种子在哪里都没看到。这大概是丝瓜的种子也是黑色的缘故罢了。
    “什么都没看到呀?”之之问道。
    “拿种子给我的阿婆说,只要7-8天就可以发芽了。”
    “哦,那还早呢,才一半的时间。”
     说的也是。不要管这么多了。只是低头耕耘吧。
 
第三天(4月3日):浇水桶丢了

    下午再过去,本来以为很简单,只要到菜畦上撒下种子,盖上土,浇完水就好了。到了那里,当我种上种子后,却发现昨晚留在那里一个水桶没有了。 
    唉,没办法,只有回来再拿了。 
    拿了水桶,提了水,才发现这个水桶坏掉了,桶旁边裂了一大道的缝。提着,水哗啦啦直喷流而出。 
    也没办法了,总不能再跑回去换桶了。 
    一大桶的水,在路上漏掉了有1/3,还好路很短。 
    本来只要提4桶的水,结果却提了7桶,累得不得了。 
    回来的时候,就把破桶也带回来了。 
    可能早上也要去浇了,不然看起来土很干的样子。以前老爸老妈种菜,记得都是一天早晚两次去浇水的。 
 

 
 

关闭窗口
 访问量:508175
任何第三方若要引用、转摘本站信息,均需征得本站书面同意,否则视为侵权。本站信息为个人观点,若因引用本站信息而产生的任何情况,均与本站无关。Email:linmutou@163.com
闽ICP备1401784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