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日检查了之之的英语背诵情况,果然不出所料,她没有背。不仅没背,连熟读都没有。如此学习,岂能有效?
她的学习,很忙很累。白天上课,晚上作业,中间全无休息。让她休息,她说作业多;要出去一起运动,她说浪费时间。如此勤奋,当是有效了吧。事实并未如愿。
周日那天背英语,她说等下,我说可以。差不多一上午,她关在房间埋头苦读,房门未开,人不离桌,书不离手。我在外面看了都心疼。想起了过去农村的大人嘲笑我的那句话:“读书辛苦,种田艰苦,拾粪臭臭,做贼不敢偷”。自己作为过来人,我真想对她说,算了,不用背了。但是我想到,现在放松,以后成绩出来时你就难堪了。恨下心来,一定要检查。约两个小时后,她嗑嗑碰碰地终于背完成了。
在这之前,她曾对我说,好多同学都买了韦克多英语。我说,那就买吧,你买了要干什么?她说,背呀,里面有好多单词、例句的。我说,你先背课本吧。那书我至今还没有买。
学生,永远不知道课本有多重要,我当年也是如此。舍弃了课本,拼命去做课外的练习,以为自己成绩不好,就是练习做得少、作业没跟上。英语千变万化,还是课本最重要。我跟她说,我们现在做语文,你有没有先想起语法,然后再来推敲一下要怎么做?完全没有,为什么,语言是用来说的,大家怎么用,我们也怎么用,背多了,就直接套进去,你就对了。我现在背古文,虽然背后忘记了大部分,但要用的时候,词汇自然就丰富了。
语文,更是这样。暑假期间,我拿了高考的语文试卷给她看。那是太难了,她根本下不了手,但我还是给她看了,并分析了。为什么难呢?学语文的目的是(顶级的当然是学做人)用文字来表达情感而不是其它的。立足于这一点,你再看语文,其实都不难了。今年高考的试卷正是这样。一篇文章要表达某种情感,必然会在文字中有所体现,你去发现,去挖掘,去体验。如果空有情感抒发而没有文字体现,这文章就不是好文章。我说得太玄了,她反驳我说:“你说得容易。”意思是我当年能达到这种境界吗?我说,好吧,看看具体的操作吧。阅读分析,你看题目里的关键词,在文中找出该关键词的位置,按照你们的水平,在该关键词的前后三、五行内,必有结果。她还是搞不懂。语文靠的是积累,没办法速成。所以,重在平时。我有时想,语文课本的文章,就足以成为阅读的最佳材料。课文分析好了,对写作、对阅读都大有益处。可惜她没有,喜欢做一些课外的东西。
语文软绵绵的,靠的是软实力,数学、物理等理科应该就是硬实力了。道理还是一样,全在于课本。暑假期间,她把假期的数学卷子给我看,里面都只剩下她不会做的。我看了,真的很难,有点像奥数。但是分析下来,还是用最简单的办法,全都解决了。如因式分解,里面的题目,她说,平时她们所做的,只有这些题目的十分之一难度。那么难的题目,我只用了最基本的一个方法、两个公式:交叉乘、(a±b)^2、(a±b)^3。题目难,就多用几次这样的公式,幂很高,4次方,5次方,N次方,就降幂,降幂用交叉法配以两个公式。我不知道她怎么就想得天花乱坠,完全偏离了方向——简单地说,偏离了课本。
偏离课本,还有一个现象,就是她不理解概念,也就是说,她概念不仅没背,更不懂。这在物理方面表现特别明显。高中物理特别的难,没错。但是我要是问她什么是加速度,她肯定就不懂了——这概念要原原本本地背出来。概念是经过千百万人的提炼后最精确的表达,里面的每一个词、字都要好好推敲领会,并加以应用。加速度概念:物体速度变化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比。这其中有二个关键词:速度变化(要特别理解好“变化”)、时间。加速度的题目都围绕着这二方面来解决,哪一方面没有,求哪一方面。这一方面再用概念来解决。就像你桌上的套娃一样,一层套一层,层层剥开后,结果就在里面。
一阵子下来后,她说,我的解题方法很怪异,跟老师、同学们的解法都不一样。我倒奇怪了,我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呀。我说,一道题目,你先要明白,这道题要考的是哪个概念,然后再来分析。
回到最初的话题上,她学习太累了,陷入题海中,效率也是个问题。或许是不得法。让她去看课本,看不下,也没空看。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没完成。我的建议是,课本第一,在课本的基础上,再做老师的作业。她说,课本她都会,课外都不会。我说,你对课本的理解太简单了。我的课本原始方法对她来说是不适用的,就像我当年自己也没办法从课本中学习到什么一样。
现在,我还是把她交给学校。大家在学校都可以学得那么好,你自己学不好,只能是你自己出了问题。出了问题怎么办?我不知道那些学霸们平时是如何学习的,而我当年也的的确确是学渣一个,所以我也没有发言权。只是作为过来人,有了一些不入流的经验而已,对她,我只能慢慢而适当地用我的思路来影响她。
无聊做了此文,等着以后她嘲笑了。(2016-10-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