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悟旧事

学习,领悟

“余旭,爸妈来看你了”
——余旭父母在河北陈家铺乡坠机现场送别女儿
作者:封面新闻记者 刁明康 天津、河北唐山报道时间:2016-11-15
  如果不是这次意外,余旭的父母,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踏上河北唐山玉田县陈家铺乡这片土地。
  这是一次悲怆的探访,路遥而凄凉。  
  没有刻意准备的仪式,甚至没来得及为女儿买一束花,只有一只沉沉的皮箱和满腔痛楚,余父余母赶来送女儿最后一程。几支蜡、几炷香,烧尽一生悲凉……

  这是11月14日,中国首位歼-10战斗机女飞行员余旭牺牲后第3天上午的事。


河北唐山·坠机现场
匆忙赶来送女儿一程
  清晨8点,天津武清。
  许久不见的暖阳在晨雾中缓缓升起,北风摇着梧桐叶,一辆大巴缓缓驶进亲属暂住的宾馆。
  一同到来的,还有余旭的父亲和母亲。
  这是他们两天来第一次外出。相比刚得到噩耗时的悲痛,两天时间过去,两位老人的气色稍有些缓和。但红肿的眼睛和满脸的疲惫还是可以看出,他们并没有休息好。
  这两天,部队原本给余爸爸和余妈妈安排了住宿,但两人坚持要睡女儿的床,要在孩子住过的地方多留一会儿。
  30年来的欢声笑语,30年来的亲情往事以及满屋女儿留下的物品,让两人悲痛欲绝,彻夜难眠。
  “你好,我代表崇州市67万人民来陪同你们送别英雄。”从四川成都率队赶来的崇州市政府领导向余旭妈妈伸出手,这位悲伤的老人刚轻轻回了句“你好,谢谢”,眼角便泛起泪花。
  大巴车的行李架上并没有放更多的东西,因为走得匆忙,两位老人甚至没有多带几件衣服。前往唐山玉田县的坠机现场,他们只拖了一只箱子。
  箱里面,装着女儿的衣物和几个玩偶。
“余旭,爸妈来看你了”
  从天津武清到河北唐山玉田,上百公里的路程,因为堵车,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。
  这些天,怕过度悲伤的两位老人身体吃不消,部队专门安排了人员全天陪护。前往坠机现场,部队也带上了陪护人员。
  但是,失去爱女的悲痛,让两人难以言说,一路上,他们几乎都没有说话,只是偶尔抬头,黯然地看看车窗外萧瑟的冬景。
  车厢内,一片悲戚。
  上午11时30分左右,搭载余旭父母和家属、部队领导、崇州市政府相关人员的车辆,终于抵达了河北唐山玉田县陈家铺乡。
  这是一片宽阔的土地,周围零散地矗立着民房。田地间散落着秋收后剩下的玉米秆,秃了顶的杨树在北风吹拂下轻声呜咽,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地里寻觅着为数不多的食物。
  地中间,赫然呈现着一个长二三十米、深几米的大坑。这就是余旭所驾驶的战斗机坠毁后撞出的坑。
  下车后,军方人员指着坑,向余旭父母简单介绍了坠机的经过。两位老人在亲属的搀扶下,颤巍巍地来到坑边,一言未发便失声痛哭。
  一位穿黑衣服的亲属忍着眼泪,对着天空高喊:“余旭,爸妈来看你了……”长空悲戚,北风呜咽。
烧去女儿最爱的玩偶
  余旭生前是个爱美的女孩子,家中也收藏了不少玩偶。
  父母拉在手里的那只箱子,装满了她的衣物和玩偶,有熊熊、狗狗和小猴。为了不让女儿孤单,父母把它们都带了过来。
  按照故乡的风俗,亲属在坑内点燃了蜡烛和香。余旭父母将衣服和玩偶拿出来,一件件,先是紧紧抱在怀里,许久后才万般不舍地轻轻放进火堆。仿佛,放进火堆的,是那个他们最爱的女儿……
  烧完纸,点了鞭炮,在场陪同的部队人员、亲属、崇州市政府相关工作人员,朝着坠机的方向默哀,三鞠躬,向勇敢的蓝天卫士余旭致以最深切的悼念。
  ……
  短暂的半个小时探访时间过去,一行人踏上归途。
  这一场生死离别来得太突然,余旭父母完全无法承受。回程的路上,他们没再说一句话。
    编后:有多少人被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而落泪。引我们落泪的是我们的英雄,是人们心中原始而纯朴的情感。人间至情,人间至悲,莫过于生离与死别,莫过于白发人沉默地送别黑发人。
    职业的习惯让我总喜欢用理性的思维的分析文章。这篇文章充满了理性,却包含着感情。我们常感叹天不怜我,最好的新闻都给了别人。却很少问问自己,好的事件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吗?文章几乎都是用白描的手法,却流露出打动人心的真情。作为记者我知道,现场一定还会很多大事——领导、群众等等“新闻至上的规律”要出现在稿件里,而作者却能超以象外,得其环中。作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一组镜头:鲜花、皮箱、烛、香、玩偶等等,这些镜头小到可以忽略,但小细节而凝聚着真情感,再加上简短而适时的景物描写,很有表现力要凸现出人物的内心。对主要人物,作者只用“沉默”两个贯穿始终,让人不由心生悲凉。一篇有温度、有品质的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——这样的作品非我力能及
    向英雄致敬!
    向记者学习。
0
下篇:21:再学物理
您的留言是我初心不改的情感之源!>

暂时没有评论
 访问量:508135
任何第三方若要引用、转摘本站信息,均需征得本站书面同意,否则视为侵权。本站信息为个人观点,若因引用本站信息而产生的任何情况,均与本站无关。Email:linmutou@163.com
闽ICP备1401784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