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老人
小区新来了一位老妇人,约有70多岁,身材削瘦,背微驼。虽是三伏天气,但她仍上着一件灰色长袖上衣,下套一浅蓝色的裤子,裤子上隐约留有花样,脚穿一拖鞋。衣服虽褪色而洁净,因人瘦而宽绰。
她住在最底层的柴伙间里。柴伙间原本是堆放杂物的,仅容放置一电动车并一人经过,安装有一扇没有缝隙的防盗铁门,铁门之上有一方形铁栅栏小阁窗,屋内深长无光。
晚上六点半,我陪老爷子散步而过,她独自一人正坐在一把小矮凳上,摇着把印有小广告的圆形扇子,眼睛看了下我们,又转向前方。我见她屋里摇曳一点光,小似荧火,红如烛光,照不亮整间屋子。
我们散步回来,铁门已关,门隙及阁窗黑暗如漆,料想老人已睡着。
第二天早上7:45我上班路过,看到一中年妇人从老人门前走来,说道:“早上事情太多了,都忘记了下来开门。”
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,径自上班去了。
二、狗
在老人居住的对面套房底层,有一卷帘门车库,卷帘门角装有空调,卷帘门后又装一层玻璃门。多年来里面一直住着一只狗。门口放着两个盆子,一个盆里盛着清水,另一盆里放着各式狗粮。上班期间,卷帘门留有一线缝隙,透过缝隙,可以看到那只狗时不时地探出头来。
每天早上、中午和傍晚时分,常见一中年徐娘带着狗出来溜达。有一次,我从其身边经过,只见她染成浅金色的头发微微卷着,戴着一副斯文的眼镜,身着花花的连衣裙,手里拉着可自由伸缩的狗绳。她一边亦步亦趋地跟着狗跑一边说:“慢点慢点,来,到这边来,快点拉,乖,拉完了,再跑哦。”那狗在路边的小草处,翘起后腿,可并不拉尿,又往前跑了。我吓得躲到路边,少妇拉了下绳子,说:“乖,回来,不听话,等下不跟你出来,把你关起来!”又朝我笑了笑,说道:“它不会咬人的。”可我还是头也不敢回地跑走了。
三、老人与狗
车库楼上,有一退休干部,名曰示且白,曾任党校副校长、地方志主编、党史办主任,走路喜踱方步,一副文人模样,有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”之风,著有莆阳历史名人一书。
周末下午,本人陪老爸小区闲步,与一老人问好。老人一见我,就大骂示氏,言语滔滔有如东流水,语气愤愤似结三世仇。
老人:那个示且白,不孝逆天。老父亲今年89岁,有三个儿子,轮到他赡养时,把老父亲关在下面这间柴火间。老父亲走得慢一点,就骂:“你连只狗都不如”。自己双手这样屈着,抱着只小狗,上下抖抖着,唱歌给小狗听。老父亲被骂生气,不吃饭,他两个姐姐过来看老父亲,示且白大骂两个姐姐,你们最孝顺,最孝顺把老人带回来去。两个姐姐现在也不敢过来了。人在做,天在看,我现在看都不看他一眼……
回家后,谈及此事,老婆说,她早就知道了,有一次,她看到示且白自行车前面的篮子里载着小狗,和别人说道:“我这小白,天天都给他洗澡,现在嘴也高级了,给它肉还不爱吃,要加牛奶,香肠才行的”,邻居们早都在说了。
娴贤(XX)木语
老妇人深居暗室,遥想当年芼屎擦尿地抚养儿女,指望年老有所着落,不想人老功没,竟不如狗。如今看着儿女脸面,不敢哭,不敢说,唯恐招来是非。心中之恨,纵使化为黑暗中的泪水,也须在天明前即拭干,面对邻里乡亲,更要咽泪装欢,极赞子女孝顺。人老力衰,看人脸面生活而已。
爱狗本无错,恶老实不该,尤若爱狗而恶老,便不如狗了。人人会老,而人人不如狗也,待己成狗,则莫怨矣,因因相循,都是狗娘养的!